先買線還是先買織圖?學會編織之後,隨著家中的材料庫存越來越多,每個人可能都問過自己這個問題。
新織圖上市時,通常會有促銷價格,大部分人都會把握這個時候購買。因為是電子織圖,也沒有佔用生活空間的問題,而且織圖單價不高,幾乎可說是編織用品裡費用最低的,因此這麼做非常合理。於是通常的情況大概是先買織圖。(備註:有位編織民眾表示應該先買線才對,因為線材可能會賣完或停產,但織圖不會。如果喜歡使用織圖同款線材,這點值得注意。)
那麼線呢?大家最關心的就是線材與針號,某份織圖需要用哪種粗細的線材,該搭配多大的針號?新手在考慮這點時,往往希望提問後就能得到明快的答案,但很不巧(不幸)地,老手往往無法乾脆俐落地回覆。不是不願意回答,而是千言萬語無法化作一句「就用X mm噢!」
常見的回答應該會是以下這樣的情況:
「要看密度喔!」
密度是什麼?
「就是同樣大小織片裡的針目數和段數。」
那不是跟織圖用一樣針號就可以達成了嗎?
「每個人的密度會不一樣喔!」
那妳用什麼針號(跟妳一樣就可以了吧!)
「當然不可以啊,連線材選的都不一樣,針號怎麼會一樣?」
很不佛心不願意分享誒你們這些老手。
但其實老手想分享的是一整個世界,而不是隨手一揮,叫人從氣窗看到天空的一角就好。因為不希望大家卡在氣窗上,編織英文的毛衣課程,都會搭配「密度基礎編織英文」(All about gauge),讓沒概念或是不太確定的學員,透過這個一小時半的密度專門課程,建立基礎概念。妳不會沒暖身就開始跑馬拉松,同樣地,也不該對密度一無所知就起針織毛衣。
所以能不能先買線?買了會不會變成萬年庫存、不知該如何配圖?這其實取決於購買者的線材知識,還有對自己編織喜好的了解程度,不想戳細線就不要買蕾絲線,怕刺癢就不要買毛海,鼻子過敏就不要買羊駝成分……以此類推,這些都不是一句「很親膚」、「建議針號X mm」能夠清楚交代的事情。慢慢累積相關知識,逐漸堆疊出自己的喜好,編織的路才能走得更遠、更愉快。
本季編織心得:當下喜歡的高級線材不要捨不得使用,因為只要持續編織下去,如今視為珍寶的高價線材,很快就會變成堪用而已。請盡情地使用手邊的線材吧!
高級線會捨不得用,會擔心之後會遇到更適合的織圖,結果還是一直放在哪QQ